陶希圣日記 陶希圣外孫:杜月笙援救陶家三人離開日汪上海

2018-02-21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陶希圣(1899-1988),湖北黃岡人,抗戰時期先是汪精衛的親信,后為蔣介石"文膽",曾一度為蔣經國授業解惑,文史法經集于一身,在學術風云

陶希圣(1899-1988),湖北黃岡人,抗戰時期先是汪精衛的親信,后為蔣介石“文膽”,曾一度為蔣經國授業解惑,文史法經集于一身,在學術風云與政治漩渦中浮沉一生。

1939年至1940年期間,曾經是汪精衛陣營中積極親日的高宗武和陶希圣,在汪日談判過程中,認清了日本侵略者滅亡中國的野心,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叛逃”到香港,并將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條約公之于眾,這就是抗戰時期促使所有中國人空前團結抗日的“高陶事件”。

本文作者沈寧是陶希圣的外孫,他在文章中描述了家人的那段出逃經歷。

[謀劃]

關于高宗武和我的外祖父陶希圣參與汪精衛集團,在上海與日本人舉行和談,卻又冒死逃脫,潛往香港向外界公布日汪密約之事件,史稱“高陶事件”。外祖父出走之后,上海76號對外祖母和母親姐弟幾人的監視,就更加嚴密。

所謂76號,是指當時的駐滬日軍特務機關,因為設在極斯菲爾路76號,故成代指。這里院落廣闊,除日本特務機關以外,院后一棟小樓,還駐扎日本憲兵隊。左右兩幢樓房,則由丁默邨、李士群的l00多名日偽武裝特務居住。

外祖父逃出上海,到達香港之后,外祖母就開始謀劃如何帶領兒女也偷渡到港。

那些天,只要外祖母家有人出門,76號的特務一定會緊跟著。母親和舅舅們每天上學,都是76號派的司機,開車從家門送到校門,又從校門接到家門。家門外面的巷子里,也有許多便衣特務,日夜巡邏,跟蹤外出。外祖母決定要設法脫逃后,那天帶了母親,先去買菜,又去買肥皂。

走到一個電車站邊,母親忽然轉身跑起來,鉆進旁邊一條小巷子。身后76號的特務一陣忙亂,分成兩組,一組追趕母親,一組跟蹤外祖母。趁他們忙亂,外祖母便在人群里擠上一輛電車,擺脫掉76號的特務,到郵電局取出存的錢。母親跑了一陣之后,悠閑地進了一家電影院,看電影去了。

又過一天,母親故意穿上一件鮮亮的黃色大衣,陪外祖母到附近的百貨公司,上下5層樓,故意跑來跑去。店里人很多,擠擠撞撞,76號的特務緊盯著母親那件黃色大衣不放,跟了兩個鐘頭之后,發現只跟了母親一個人,外祖母早已不知去向。擺脫76號的特務以后,外祖母趕到十六鋪碼頭,買好幾日后離滬的船票。

眼看就到了偷渡的日子,母親心里越來越不安。外祖母、母親和舅舅們,白天若無其事,東逛西蕩。母親每天蕩馬路逛商店,什么都不買,只是逛,然后去看電影。母親后來告訴我,當時她覺得,只有在電影院里,才不會讓人看出她有多么緊張。大舅和三舅兩個,每天跑無線電商店買零件裝收音機。四舅和五舅兩個年小,跟著外祖母在家里轉。

到了晚上,外祖母把窗簾遮起,全家大大小小就開始忙,各自收拾東西,把要帶的綁起來,看看太多太大,又拆開再挑揀,綁小些。外祖母說,這次是逃命,比以前的逃難更危險,所以連被子也不帶,隨身東西越少越好。到危急時刻,也許要從船上跳水,什么都可以不要,只管跳海。

[意外]

五天過去,幾個人的東西都收好了,按買好的船票,準備1月13日一早動身。

1月l2號,沒有人出門,都在家里。中午時候,愚園路忽然打來一個電話,通知外祖母立刻把家搬到愚園路去。愚園路是汪精衛集團首腦人物居住的巷子,內外都有日本軍警看守。愚園路并且通知,76號已經派出人和車,馬上就到環龍路來。

外祖母心急萬分,她曉得,如果一家人搬進了愚園路,那就絕對再無辦法擺脫日、汪的控制,再也沒有機會逃離上海了。急中生智,外祖母突然間抓起電話,直接打到汪精衛公館,找汪夫人陳璧君講話。說想見她一面,向他們討命,把兒女送出虎口。

見到陳璧君,外祖母便提出,自己可以帶了兒女到香港去,勸說外祖父重返上海。陳璧君便將汪精衛從樓上叫下來,商量此事。

汪精衛聽了外祖母的提議,沒有立刻表示反對。外祖母便又說:勸說希圣回來之前,有幾件事要說明白。汪精衛忙問:只要他回來,什么條件我都可以答應。

外祖母說:他提過,他與別人爭執得厲害,不愿住愚園路。汪精衛立刻說:可以,只要他回上海,就住在你們自己公館里,或者另外找一個住宅都可以。外祖母說:今天我接到76號電話,他們派了人,要把我們搬到愚園路。汪精衛說:陶先生要回來了,還住環龍路公館,不搬家。

外祖母說:希圣聽說76號要殺他,殺了以后再開追悼會。汪精衛先生馬上大聲說:沒有的事,他們不敢。你們如果不相信,我派我自己的親信衛隊保護希圣兄。外祖母最后說:還有一條,他說過他不要簽字。

聽見這話,汪精衛有些作難,陳璧君則說:只要陶先生回來上海,其他一切都可以再商量。這時候副官走進來,遞給汪精衛一封信。汪精衛站著,打開信看,不過兩三秒鐘讀完,臉色大變,告訴外祖母說,那是外祖父從香港發來的電報,要求他保護他家人的安全,否則他只有走極端,公開講話。說出上海的事情,是日、汪最覺恐懼的情況。

外祖母見機就說:如果這樣,事不宜遲,我最好馬上去香港,勸他回來。若是遲了幾日,他一句話講出去,收不回來,那時我去也無用了。

汪精衛接口說:好,我派你馬上出發,去香港。你到香港以后,一個星期之內,給我個準信。說著,汪精衛還批給外祖母1000大洋,作為路費。但是外祖母只能帶兩個小的舅舅同行,母親和大舅、三舅須留在上海,不能去香港。也就是說,扣為人質了。

這樣的結果,母親和兩個舅舅當然很傷心,但也沒有其他辦法。外祖母對兒女們講:她先帶四舅、五舅兩個去香港,找到外祖父之后,再想辦法救出母親和兩個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