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南航 美華:張廷發之子張建平少將強化南海戰區制空權

2017-12-05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美國在2010年對東盟峰會宣稱:南海,我們回來了.美國的戰略調整讓南海周邊一些人開始壯膽,越南首先動作.適逢南海多事之秋,去年七月原"濟空"

美國在2010年對東盟峰會宣稱:南海,我們回來了。美國的戰略調整讓南海周邊一些人開始壯膽,越南首先動作。適逢南海多事之秋,去年七月原“濟空”司令張建平驟然南下出任“廣空”司令兼廣州軍區副司令,接替已當了八年的“老廣空”司令高守維的職務,顯然有意強化廣州戰區制空權的聯合作戰功能,面對南沙群島、釣魚島的主權紛爭,當局已意識到必須作兩手準備,加強??哲娏羷ρ萘暠闶亲詈玫耐厥侄?。今年初以來,菲律賓,越南在南海問題頻頻滋事,更是考驗北京在外交,軍事對峙時的應變能力。

張建平甫上任半年即下令各航空兵師頻繁轉場升降演練,“殲十”、“殲十一”、“飛豹”、“蘇二十七”等戰機則開展空中加油訓練,“空警2000”、“運八”電子干擾機、“轟六”轟炸機同時進行遠程模擬實彈襲擊敵港口演習。尤其沿海第一線機場汕頭、???、遂溪、陵水等空軍基地,更是緊張繁忙。 

張建平去年南調更備受關注,事關他在前年才從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任內擢升濟南空軍司令僅一年時間,位置尚未坐穩,便又匆匆平調“廣空”,說明南方戰情吃緊,讓他更有擔當,充分發揮“攻防兼備”的謀略。

“廣空”戰略地位特殊,既直面南海周邊諸國,又要協防“南空”爭奪臺海制空權。當年金門炮戰空十八師便在汕頭上空創下三比O的戰果。如今一再強調軍事斗爭準備正是因應東南沿海的空情態勢,也是考驗張建平能否一肩挑起“廣空”戰備重任的歷史機遇期。

                       空軍父子兵父張廷發曾任司令

張建平來頭不小,是現任空軍司令許其亮的愛將,又是首批派赴俄國學習駕駛“蘇二十七”戰機的特級飛行員。其父親則是創建空軍的元老之一張廷發少將——長征干部,朝鮮戰爭期間任“二野”十一軍副軍長,后該軍部分改編為空軍,自此便在空軍奮戰數十年,曾歷任空軍參謀長、副司令、空軍政委及空軍司令員,在空軍諸兵種部隊可謂無人不識,許其亮亦是他早年重點培養提拔的接班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空軍血緣基因造就張建平這一代“五O后”的新將星,他比許其亮年輕六歲,卻駕駛最先進的蘇聯戰機。許某卻沒有他這么幸運,頂多只駕駛過“米格二十一”,許某也就刻意栽培張建平,讓他留學俄國空軍學院,學指揮和學駕“蘇二十七”。

張建平的經歷與另一對父子兵抗美援朝空軍英雄李蘭茂(已逝)、李鎖林(官至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相似,皆因父輩都是空軍老資格且參加過朝鮮戰爭。許其亮父親許樂夫曾任空軍副政委,與張父張廷發同在一個機關共事多年,彼此關照乃理所當然,唯一不同的是兩人只當領導,并非飛行員出身,但李鎖林父子則是殲擊機飛行員的佼佼者,李某也是第一批赴俄國學“蘇二十七”的駕駛員,與張建平同期同學,可是兩人官運則大為不同,李鎖林因牽涉前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的貪腐@諜案而受到處分。

張建平十年前仍默默無聞,但歷練則相當完整,這也是他的強項,且出身前空軍司令王海的老部隊“空三師”(朝鮮戰場曾擊落擊傷六十八架美戰機)。一九八三年他才二十七歲,便是該師最年青有為的飛行團長,裝備當年最強的“米格十九”,而此時許其亮則已升任空軍副軍長,一度還是張建平的直屬上司,后來也一直是張的領導,他們都同屬前空軍司令王海賞識的接班梯隊。

空軍此三對父子兵,各有前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其中當然要數張建平父親官階最高。張父張廷發雖不會駕機,卻有空戰指揮經驗,且善于組織動員飛行員的政治思想工作,曾當過空軍政委兼黨委書記,即使在wg期間亦不受林彪事件所影響。他出身劉、鄧“二野”系統,論派性當然屬d嫡系,后來改行空軍,并沒有跟林彪在空軍的親信吳法憲、王,秉璋一伙走得太近,所以wg后仍受d重用,一直占據空軍最高領導職務,且曾兼任中央軍委委員,堪稱位高權重。

張建平wg期間僅十一二歲,不懂得內部斗爭的慘烈情況,其后由父親保送入讀航校,他有自知之明而不敢嶄露頭角,只憑個人努力飛行,深獲比他年齡稍大的同期長官許其亮、馬曉天(前空軍副司令)(現任副總長)、何為榮(一九四九年生,現任空軍副司令)等人的關愛期許,如今終熬出頭受重用而當上大軍區空軍司令。

他在黨內的政治地位亦比其他將領稍勝一籌,九十年代時期便被列入空軍重點提干名單,本世紀初,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更被空軍內定選為黨代表,在兩次黨大會上他贊同科學發展觀,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永遠不變的軍魂。金秋他將代表“廣空”出席會議,成為三屆黨代會的軍隊代表,同時將會很快晉銜空軍中將。

                       交叉考驗在各大軍區空軍磨練

張建平九年前已是少將銜。歷練相當豐富,其飛將軍生涯更走遍大半個中國的主要空軍基地。他在“南空”空三師扎根成長,九十年代留俄歸來之后升任師長,及后任“南空”副參謀長,不久調到駐新疆空九軍當參謀長,旋升任軍長,在大西北各機場打滾磨練,后調“沈空”任參謀長,未幾升任“北空”副司令,二OO七年初擢升空軍副參謀長,同年七月被任命為中俄聯合軍演中方指揮部副總導演,至前年調升“濟空”司令,可見其足跡遍及多個大軍區空軍。

歷練雖然完整,但每一工作崗位卻時間較短,走馬看花,不夠深入扎實,也沒有比較突出的政績,只是不犯錯誤而已(沒有“摔過”飛機,即機毀人亡重大事故),其運氣自比同級飛將軍為好。他并不求官買官,守紀律,每次調動均服從組織分配,因此當@委領導和組織部前來考察鑒定他的表現時,都深獲好評,同時在各飛行部隊亦有較高威望。

張建平最吃虧的便是掛空軍少將銜達九年之久,換崗頻密,受到刻苦環境和黨內組織紀律性的高度考驗。他和上司許其亮一樣同被認為是“既懂軍事又懂政治”的指揮員??傊撡Y排輩他在副職或主管戰訓空九軍參謀長任內熬了十余年,終獲得回報。

張建平前年在七大軍區空軍班子改組中并非意外地雀屏中選,皆因有多位主官空缺待補。他的優勢在于曾經擔任過五個軍區空軍副職,曾在不同飛行部隊接受交叉考驗,證明確具有較高信息化軍政素質,這才正式提拔到“濟空”,再南下到“廣空”當第一把手,個中原因是前任司令劉忠興和高守維由于年資到頂而不得不申請離休。

 解放軍飛將軍大都年紀老化,新一代飛行員和中級軍官(師、團長)更是青黃不接,院校培養過出國留學亦出現瓶頸,斷層現象異常明顯??哲娝玖詈驼挥袃蓚€名額,大軍區空軍主官難升遷,下面軍、師、團長就更難以拔擢提升,因而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前年有五個大軍區空軍司令和政委因年齡到期或無甚表現而倦勤離休,他們是“北空”賈永生、“濟空”劉忠興和政委王金相、“南空”江建曾、“廣空”高守維、“蘭空”朱清益等,他們都是一九四八或四九年出生,在位多年當太平官,卻毫無建樹,騰出職缺讓張建平這批一九五O年代中后期的飛將軍有出頭之日,于是空軍大換血,報請審批,一共提拔了近十名大軍區空軍高級將領,為近年罕見。

張建平是其中之一,另新任“濟空”司令鄭群良、政委劉紹亮,“南空”司令乙曉光、政委宋琨、“蘭空”司令荘可柱,“成空”政委王祥富,“沈空”政委趙以良等。這批新扎空軍領導,且看能否改變所屬飛行部隊的面貌和深層次的思想作風問題。

                      兩次參與中俄聯合軍演積累經驗

張建平原籍福建沙縣人,也是其父早年參加紅軍的老根據地,后因父親在北京空軍任職,故他于一九五六年四月在北京出生,屬于當年在空軍大院長大的干部子弟。好在他一向內斂沉穩,性格機敏剛毅,喜讀兵書戰史,較少沾染紈绔作風。

一九七四年十八歲高中畢業,考入長春航校,開始學飛行理論,繼而練習“初教五”米格教練機,然后放單飛成為正式殲擊機駕駛員,畢業后被分配到“空三師”“王海大隊”當長機飛行員,自此展開他投身空軍的終身職業,曾先后飛過米格十七、十九和二十一等三種機型,后來選派赴俄學駕“蘇二十七”,成為最早引進俄國戰機的種子飛行員,稍后北京又購買“蘇三十”第四代戰機,他也曾駕機作試驗飛行。

張建平見證八十年代至新世紀自主研發的“殲轟七”、“飛豹”、“殲十”等戰機,亦關注近年秘密研制的“殲十一”、“殲十五”(艦載機)和第四代半(亦有稱第五代)的“殲二十”隱形戰機,此機最近試飛亮相,引起西方的高度關注,但畢竟國產戰機最薄弱環節始終很難闖過發動機這一關。雖然“殲十”、“殲十一”已陸續裝備部隊,可并未經過真正空戰的檢驗,究竟是龍是蟲是未知數,恐怕張建平心里也沒有底。

他在這幾年曾參與兩次中俄聯合軍演,一次在二OO七年,另一次在二OO九年。他被任命為聯合司令部副導演和中方戰役部副指揮,襄助前后兩任總導演也是他的上級許其亮和馬曉天。第一次中俄聯合實兵演習按計劃在俄境遠東基地舉行,也是中共首次派戰機和空降兵遠程投送出國演習,軍委與總參極為重視,要求所派部隊提前半年在新疆吐魯番集中預演培訓??罩羞h程運輸戰斗群由時任空十三師師長鄭元林(現已升任空軍參謀長助理)擔任,攻擊戰斗群由徐安祥師長擔任,空降突擊群由傘兵十五軍副軍長姚恒斌任群長。

張建平負責集訓各戰斗群的戰術協同,并教授官兵日常俄語會話,此次聯演主要是空軍諸兵種與俄軍跨國界執行反恐任務,中方精銳盡出,尤其后勤保障空運大批副食品前往俄國,因俄軍供應短缺,需要借助解放軍豐富的物資供應,特別是啤酒肉類。

出國演習最怕出丑,許其亮作為中方總導演,早已未雨綢繆,責令各部門副導演與副總指揮詳細研究議既定作戰方案和預案。張建平是許其亮最為信賴的部署幕僚,不負所托,執行這次從新疆長途奔襲跨國聯演,得以基本順利完成,但各部官兵尤其以空降兵的戰術、技術動作則比俄軍差,還有鐵路裝車輸送轉空運銜接時出現誤差受到俄方批評。

“和平使命二OO九”中俄聯合反恐軍演在沈陽軍區洮南基地舉行,中方總導演為副總長馬曉天,其余擔任聯演的副總指揮由沈陽軍區司令張又俠及“沈空”司令周來強負責,張建平任中方司令部副指揮兼參謀長,陸軍戰斗群為三十九集團軍長潘良時,聯演科目主要為“聯合封控(封鎖控制)”、“機動殲敵”“空對地火力打擊”、“縱深圍剿”等。這次演習張建平為馬曉天的主要助手并充當翻譯,學到不少空、地特權兵聯合實戰指揮經驗。他對俄空軍也比較熟悉,結束后隨即進行考評總結,俄軍最滿意的招待是高檔佳肴美酒,盡情享受,不枉此行。

張建平兩次以重要幕后身份投入中、俄聯合軍演,積累了當代信息戰若干寶貴的經驗,更得到高層的賞識,(二O一O年)便越級調升到濟南空軍當司令員(接替劉忠興)。

張建平經歷過好幾個大軍區空軍部隊,早年也曾帶領戰機一個團進駐西藏開展高原寒冬適應性飛行訓練,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但現在的航空兵師則恃寵生“二驕”(驕傲嬌氣),在大城市貪圖安逸,追求享受,和平年代戰斗力大為下降,尤其張某以前并未涉足“廣空”南方炎熱潮濕的機場,他當年在空三師駐防安徽蕪湖只屬華東中部,地理氣候比廣東、廣西好得多,如今他統管“廣空”起碼需要一段磨合適應期,而且還要勤于跑基層。

張建平對“廣空”轄下“空七軍”所屬“空二師”、“空九師”、“空十八師”、“空三十六師”并不熟悉,與友鄰南海艦隊航空兵六師、八師更是陌生,這是他南調廣州以來的最大弱點,極須加強溝通摸底,通過“三項整治”切實提升全面緊急應變的“攻防兼備”戰斗力。

大前年“廣空”駐桂林裝備“殲十”的“空二師”,一名副團長李峰駕駛“殲十”例行訓練時,發生緊急迫降事故,著陸前一百O四秒出現故障,被迫停機空滑飛行,險象環生,最后關頭副團長臨危不亂順著跑道快速迫降,挽救了一架價值兩個億的“殲十”戰機。但駕駛員則因腦震蕩受傷。

此事件發生在張建平上任“廣空”之前半年時間,追究責任應是他的前任,但說明“殲十”戰機性能并不十分安全可靠,隨時有可能在空戰對抗的極短間隙發生不可預知的故障。身為“廣空”司令,應深知此嚴重后果。

張建平小傳

漢族,生于一九五六年年四月,原籍福建省沙縣。父為老紅軍張廷發,曾歷任空軍副參謀長、副司令、空軍黨委書記兼政委、空軍司令員等職。

一九七四年(十八歲)高中畢業后入伍,走后門考入長春航校,學習駕駛“米格”戰機,畢業后分配在“空三師”“王海大隊”當飛行員。一九八三年(二十七歲)任“空三師”最年青團長,一九九二年(三十六歲)任“空三師”師長,為空軍內定重點培養對象,首批派被赴俄國空軍學院學習駕駛“蘇二七”新型戰機。

回國后至最近十年,歷任“南空”(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九軍”參謀長、軍長,“沈空”參謀長,“北空”副司令,二OO七年升任空軍總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趙忠新,后為楊國海),為現任空軍司令許其亮的愛將,同年七月和二OO九年七月,先后兩次被任命為中俄聯合軍演中方司令部副指揮兼參謀長。在二OO二年中共十六大和二OO七年十七大被選為空軍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