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波和郭德綱的輩分 石富寬是文字輩的 那么郭麒麟和郭德綱是師兄弟?
情況一,先論后不改 情況二,快板門跟相聲門各論各的,石先生是“文”字 ================================= 這是最開始的答案,但我覺的這個問題我還能說很多,鑒于已經有人贊,就不刪除,繼續往下補充,答案中略有私貨,見諒。
曲藝門的師承關系,不僅僅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關系,同時也是一個行業自我的保護和自我的修正調理機制。 很多人一提,都覺得曲藝門的師承是一種糟粕 其實不然,進了這個門,就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就有為這個大家庭謀福利的義務,同時這個大家庭也傳授你技藝和能力。
很多人覺得到今天,曲藝和戲曲已經沒有需要拜師學習的不傳之秘了,但我個人覺得不然,很多東西還是不能夠在紙上、在互聯網上看到的,更多的還是在老藝人的腦子里,需要一點一滴的聽他們去講授。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好問題 因為曲藝門的師承關系,是人家大家庭自己的事兒,觀眾和外人了解這些輩分對欣賞沒有任何幫助,只做八卦,徒增煩惱,對藝人也很不友善。
比如題目中的石富寬先生 怹的輩分到底怎樣 這個怹自己說的算,他跟侯耀文先生站一起,問侯先生喊師弟也好,喊徒侄也好,那是人家家里自己的事情。 而且曲藝門經常出現,年齡相仿差一輩兒,或者年齡懸殊,大的問小的叫點兒嘛 舉個例子 李金斗先生和王玥波先生在輩分上同屬“明”字 但李金斗先生比王玥波先生大的多 王玥波先生打小就問李金斗先生喊叔,一直喊到現在 然后呢,王玥波先生打小喊叔的一位,叫王群 拜了李金斗了 這倆人見面,王玥波問王群喊叔,王群問王玥波喊叔,這不就亂了么 旁人說,你倆一人讓一步,喊哥哥兄弟就完了 王玥波說,不成,先論后不改 記住這句,曲藝門講究一個“先論后不改”你倆原先怎么論,有了師承之后,如果輩分發生了變化,該怎么論還怎么論。
然后還拿王玥波先生舉例子,誰讓我經聽他說書了 何云偉先生進德云社是王玥波先生引的 之前他倆也有私交,這時候何云偉問王玥波喊哥哥,王玥波問何云偉喊兄弟 直到現在,王玥波說何云偉李菁都統稱那哥倆 一說哥兒六個“六小齡童” 但這六小齡童說是哥兒六個,但輩分可有別,王玥波、徐德亮、王磊、李菁這四個比應寧和何云偉輩兒大,當然應寧有“跳門”的原因 這還得差一筆說“應寧”,應寧先拜的趙小林、馬桂榮 后來因為進文工團等等原因 在趙馬二人授意下,他拜了王謙祥老師了。
但王謙祥老師呢,是馬季先生的徒弟,是姜昆先生的師兄弟,也是“明”字 這下應寧就比同門的王玥波等人要小一輩兒了 但先論后不改,包括玩笑都不能開,見著應寧喊侄子來了!
那都沒有,這是對人的尊重,咱們以前是兄弟,現在還是,包括應寧對趙馬二位照樣是師禮相待! 那說到應寧跳門,咱們就再說一位 孫越跳門!
孫越跳門拜了石富寬先生 這事兒,馬桂榮先生不知道,當然馬先生也表示理解,畢竟人在那個什么下是吧 但孫越見了馬先生,會不會擺師叔架子,我覺得也不會。 這些說的是曲藝界的先論后不改。
然后咱們說石富寬先生到底是個什么”字“ 這個其實很亂,我想包括石先生都不想深究這個,一個沒必要,一個確實不好論! 高聞元-(父子)高德亮-高鳳山-石富寬 這里咱們主要說石富寬先生的師爺輩兒的高家三兄弟-”光明亮“和怹的師傅高風山 看名字高家三兄弟得是德字,看師承也得是德字,看同門師兄弟還得是德字!
但是看歲數,他們比壽字大部分人都小! 這就出問題了 很多人干的比他們早,就因為生得不好,見著3小孩兒得喊叔,這沒法認啊。
壽字大師哥,張壽辰先生替大家伙出頭,相聲門開大會,當著三老四少問高家哥仨,你們這個德是哪個德? 高家哥仨惹不起張壽辰啊,相聲門門長,高德光說話了,哥,我們家里的德,不是門戶的德,我們算壽字的。
打這兒高家哥兒三”算壽字的“ 那他們的門人弟子怎么論 這還得從張壽辰這兒說 高鳳山拜師拜了高德亮了,他還有個義父就是張壽辰 所以高鳳山算寶字沒褒貶,而且高鳳山先生在侯寶林先生等比他年紀大,但在字兒上略吃虧的先生面前,也不會端一個師叔的架子,再加上這個師叔還做不實,在馬三立先生等壽字輩老先生面前有待以師禮 那么他的徒弟石富寬先生自然也是“文”字的待遇 所以也不應該存在什么于謙比郭德綱高一輩兒,郭麒麟跟郭德綱同輩兒,這個談不到。
德云社有年輕輩兒大的,謝金啊!帶找人代拉他給王世辰當徒弟,但他見社長也不能喊侄子,得喊師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