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大風歌 作家張賢亮去世 曾因長詩《大風歌》被打為右派
2014年9月27日中午,著名作家張賢亮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8歲。張賢亮1936年出生,祖籍江蘇盱眙,1955年后定居寧夏。作品《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在中國文壇占據重要地位。他創辦的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話西游》《新龍門客?!返?00余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基地。
在寫作上突破若干禁區
張賢亮的父親曾留學美國,后為國民政府官僚,1949年被關押,后死于獄中。1936年12月張賢亮出生于南京。1937年12月,日軍攻占南京前夕,隨家人逃離,幸免于難。1954年,18歲的張賢亮從北京的高中肄業,前往寧夏賀蘭縣插隊,不久任寧夏省委干部文化學校教員。
張賢亮14歲開始文學創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而被打為右派,接受勞改、管制、監禁達22年,其間曾外逃流浪,1979年9月獲平反。
1980年任寧夏《朔方》文學雜志編輯,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并重新執筆;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主席;1992年在寧夏銀川市郊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現為其董事長。并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文壇,張賢亮率先突破了若干禁區,例如描寫性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張賢亮的作品譯成3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成為中國新時期以來的作家之一,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
總結出“文化是第二生產力”
作為一個作家,通過創辦經營鎮北堡西部影城,張賢亮積累了市場經濟的經驗,總結出“文化是第二生產力”的論斷,以鎮北堡西部影城的成功,證明了文化在科學技術之后也是產生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為我國加強文化產業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提供了另一類范例。
在北大國際MBA論壇上,張賢亮應邀發表《西部企業管理秘笈》的講演,介紹了在經濟相對落后的中國西部地區,勞動者素質偏低的投資環境中如何管理企業的經驗。1997年張賢亮發表了20萬字的長篇文學性政論散文《小說中國》,闡述了公有制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勞者有其資”,“為資本主義平反”和私有財產社會化的論點,首次大膽地提出“私有制萬歲”,在讀者中產生廣泛影響,為我國承認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在憲法中明確規定私有財產受到法律保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自2010年初開始,張賢亮先生以個人名義每年捐贈150萬至180萬元對寧夏貧困的患者實施“救生行動”。近年來,救助患者達到百余人次,他關愛弱勢群體的行動在社會中起到了巨大的反響。
青年經歷決定他的精神氣質
張賢亮在《滿紙荒唐言》這篇文章里,詳盡地敘述了他個人的經歷和遭遇,也表述了他許多關于文學觀念的見解。他特別呼吁評論家要注意研究作家的精神氣質。他說,“一個人在青年時期的一小段對他有強烈影響的經歷,他神經上受到的某種巨大的震撼,甚至能決定他一生中的心理狀態,使他成為某一種特定精神類型的人……”統觀張賢亮的創作,可以說,他的小說就是他獨特的精神氣質外化而成的哲理與詩美的結晶。
要深入理解他的小說,應該注意他的精神氣質。
研究張賢亮的精神氣質,首先應注意到他的青年時期的經歷。在被打成“右派”之前,他是以一個很有才氣的青年詩人的形象在文壇上嶄露頭角的。之后因《大風歌》落難,這無疑使他神經上受到巨大的震撼,這使他的精神氣質又滲進了一種悲劇色彩,一種憤激、悲愴的孤獨感。
在近二十年的生活磨難中,他從生活的底層汲取了酸甜苦辣畢備的人生經驗(包括接受大西北的自然環境和勞動人民的熏陶),并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這又使他的精神氣質中融進了一種對人生的哲學沉思。
正是上述種種因素。對他作品的藝術氛圍,感情基調,語言色彩等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他那雄健、深沉、凝重并富有哲理性思辨色彩的藝術風格。 (稿件綜合鳳凰網、《揚子晚報》等)
記者昨晚十點多從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立志處了解到,昨晚9點他在鳳凰網上得知張賢亮離世的消息,馬上用短信告知賈平凹。賈平凹很快回復說,“不太可能,再核實一下”。不光是賈平凹在聽完消息有這樣的反應,昨天在記者的采訪中,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和吃驚。
王立志隨即撥通了張賢亮的助理牛爾惠的電話,證實了這個噩耗?!拔野央娫挻蜻^去的時候,牛爾惠說他正在殯儀館處理后事?!蓖趿⒅菊f,“張賢亮先生是當天下午2點在銀川病逝的,我也請他轉達平凹先生和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對張賢亮先生的悼念?!?/p>
據悉,賈平凹和張賢亮兩人交情很深,4年前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成立時,張賢亮也曾發來賀信。牛爾惠已經表示會將張賢亮先生悼念儀式的流程發過來,如果時間允許,賈平凹會去參加悼念。
高建群 世界在這一刻黑暗
作家高建群和張賢亮是摯友,昨晚面對記者時他十分悲痛。高建群說,“我最好的朋友和兄長賢亮先生去世了,我在第一時間獻上深深的哀悼。世界在這一刻一片黑暗!”他表示如果有必要,自己準備啟程銀川去親自吊唁張賢亮。最后高建群很痛心地感嘆說,“我的三位好朋友,先是路遙,再是王昌耀,再是張賢亮,他們都走了?!?/p>
安黎 希望他的作品化為恒星
著名作家、柳青文學獎得主安黎驚悉噩耗后非常意外,也十分傷感。他告訴記者,張賢亮早期的作品,深沉厚重,自成一格,不但影響了一代文學青年,而且在社會的思想解放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后他感嘆說,“作家是人,都有生命終結之時。生命宛若流星,無可挽留,只希望張賢亮的作品能化為暗夜里的恒星,繼續發光閃爍?!?記者 肖雪)
他的《大風歌》
就發表在《延河》上
昨晚,著名作家、《小說評論》雜志編輯、陜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在接受采訪時,向記者透露,其實張賢亮和陜西淵源頗深?!八缙诘暮芏嘧髌范及l表在《延河》上,長詩《大風歌》就是發表在1957年第七期的《延河》上,當時很快在全國讀者中產生了熱烈反響。這首詩歌在今天讀起來,仍能強烈地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青春豪情?!?/p>
邢小利認為,張賢亮是西部作家中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他是新時期創作活躍、有思想深度、有藝術創新的作家之一,有著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張賢亮是上世紀50年代的前鋒作家,是知識分子型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寫苦難的同時,也寫出了人性的復雜、豐富和美好。
在經歷了那么多苦難后,張賢亮的文學仍傲人地走在前面?!甭牭竭@位作家去世的消息后,邢小利表示非常遺憾,“這是我們國家文學的重大損失,現在像他這樣真正的知識分子已經很少了?!?記者 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