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德國制造 李工真:“數字化”的德國制造給中國“組裝”敲響警鐘
新聞網訊(記者團 王丹)“相比德國制造的高品質,中國制造在實際中變成了中國組裝,所謂的世界工廠轉而成了世界的加工廠?!?月26日,二號樓一大教室里,坐滿了慕名有“名嘴”之稱的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李工真而來的各崗業的人。一起在中德質量文化的比較中進行了深度探討。
李工真認為,德國制造背后是德意志人民“講求邏輯、追求完美和完整性”的思想。他說,德國的技術工人鋪馬路,精確測量后鋼鋸斷磚,磚磚契合,“每一條完工的馬路都有施工工人的簡歷,像豐功碑一樣代表著技術工人的質量?!蓖粋€“修路工”一生只為修筑一條路而降生,耗時長久卻滿足。與此同時,德國人驚訝于中國快速的建路速度,同時也深深地感到“物不盡其用”的悲哀。
“每每提到中國貨,德國人的想法幾乎一致?!崩罟ふ嬲f,“便宜、侵犯自私產權、質量問題”成為了德國人的共識。在道德層面上,產品的質量所折射的并不是技術,而是責任心的問題,因為“人的質量是產品質量的基礎”。德國人手把手教學“中國制造”,核電站近海修、“軟基地面”堅硬化等,他們不承認“物美價廉”的存在,甚至把毛澤東提出的“多快好省”當做一種笑話。
“德意志人民習慣用自己的“四項基本原則”去生產實踐。即精準的計量、精良的設備、優秀的人才和標準化的生產。對比中國人“辯證法”的思想,德國人的生產實踐顯得十分數字化?!崩罟ふ嬲f,機械化的生產需要敏感的數字支撐,“德國老太太廚房里的測量設備,也比中國中學生化學實驗室里的設備要多?!彼麄儓孕拧胺材苡脵C器做的決不用人來做”,因為人的因素越多,產品質量的威脅越大。
李工真從經濟學原理就當前中國市場的各種問題做出了評價?!皦艛唷笔袌鲣N售者“劃得來與劃不來的”思想競爭;廣告“永遠是心懷不軌的男人創造出來誘惑婦女和孩子的”;檢查“不會改變產品的質量,而只是驗證”;媒體只是會“無事生非,小事炒大”等,只有在生產過程中引入大量的反饋回路,將浪費資源的“次品”從源頭消除,才有可能在中國“制造”的漫漫長路中像“德國制造”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