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榮琵琶 看魏春榮的昆曲《續琵琶》

2017-12-06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你看我們小魏,也時髦,也漂亮,眼睛比趙薇也不小,還比她更有內涵呢.""就因為我們小魏甘守清貧.留在昆曲的陣地上,就不能多給點版面宣傳宣傳?"這是幾年前北方昆曲劇院一位官員的不平之語.小魏是誰?昆曲名角魏春榮.6月21日晚,筆者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看了她主演的昆曲<續琵琶>.小魏和小趙(指趙薇),我都見了真人.二位美女確實不好簡單比.前者從事的舞臺藝術是小眾的,后者從事的影視藝術是大眾的;前者雅,后者俗;前者是戲曲舞臺上的"真人秀"

"你看我們小魏,也時髦,也漂亮,眼睛比趙薇也不小,還比她更有內涵呢。""就因為我們小魏甘守清貧、留在昆曲的陣地上,就不能多給點版面宣傳宣傳?"這是幾年前北方昆曲劇院一位官員的不平之語。

小魏是誰?昆曲名角魏春榮。6月21日晚,筆者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看了她主演的昆曲《續琵琶》。

小魏和小趙(指趙薇),我都見了真人。二位美女確實不好簡單比。前者從事的舞臺藝術是小眾的,后者從事的影視藝術是大眾的;前者雅,后者俗;前者是戲曲舞臺上的"真人秀",后者是銀幕熒屏上的"影像秀";前者從事的戲曲,身處邊緣,處境堪憂,而后者從事的影視,卻正逢其時。論影響力,你說小趙厲害還是小魏厲害?不言自明。至于說到誰的內涵更高,也難比。但那位官員有一點說得對,傳媒該多給處于弱勢的昆曲以支持。

我看《續琵琶》,還不是沖著魏春榮去的,而是沖著曹雪芹的爺爺寫的劇本去的。新華社的簡訊說:"《續琵琶》是清初的一部昆曲傳奇,主要講述文姬歸漢的故事,作者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久藏于民間,失傳已300余年。"

其實,《續琵琶》在《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里就有描述:賈府里過元宵節,把酒聽戲,賈母談戲,指著湘云道:"我像他這么大的時節,他爺爺有一班小戲,偏有一個彈琴的湊了來,即如《西廂記》的《聽琴》,《玉簪記》的《琴挑》,《續琵琶》的《胡茄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這些背景資料,可惜新華社記者的稿子里沒有。

魏春榮演的蔡文姬,哀怨動人,引許多觀眾落了淚?!逗咽伺摹肺疑洗髮W時學過。我知道,圍繞作者是否是蔡文姬,研究界爭論不休。但在劇場里,我已忘記了誰是作者的爭論,只一味沉浸在魏春榮如泣如訴的唱腔中。好多人說昆曲難懂,可是,《續琵琶》竟如此好懂。

我很幸運,在我身邊看戲的,是魏春榮的鐵桿粉絲,北大退休教師夫婦倆,女老師悄聲跟我講:你看,魏春榮角色拿捏得多準,在前半段的演出中,蔡文姬還是懵懂少女,她的聲音是清脆甜美的,身段也是活潑輕巧靈動的;從《制拍》開始,蔡文姬已過渡為飽經滄桑的夫人,她的嗓音處理得更為渾厚,表演上也偏向于穩重;行話說就是,魏春榮閨門旦與正旦的角色轉換游刃有余。老教師,是在給我上昆曲課呢。

魏春榮30歲就獲得了梅花獎。30年前與她一同到北昆學戲的姑娘們現在只剩下寥寥無幾。都說她的條件最優越,當影視演員最搶手,早晚得走,可偏偏是她把昆曲當命。

魏春榮也曾觸過"電",她參演過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演了襲人的表妹,露了露臉。她當時只有十二三歲,花了一天時間演了這個角色。也就是通過這一次,她下決心再也不去拍了。她說適應不了,喜歡的還是一氣呵成、和觀眾有交流的舞臺演出。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坐在臺下聽戲,我想到了白先勇的話:作為一個中國人,至少要有一次欣賞昆曲的經歷,要具體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美,被昆曲感動的時候,那種感受不一樣。

回到開頭我引的劇院官員的話。我們的媒體人,在大張旗鼓地炒作趙薇們的時候,也別忘了魏春榮們,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們,多給他們點版面,多給他們點時段。也給他們加油,鼓掌。

魏春榮的粉絲消失在夜色中。但他們的話,還在耳畔回蕩:別忘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別忘了昆曲,別忘了魏春榮們。

●觀星背景

魏春榮:國家一級演員,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工花旦、閨門旦、刺殺旦。1982年考入北京戲曲學校昆曲班,1988年畢業后在北方昆曲劇院工作。她主演的經典昆曲名劇有《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關漢卿》、《玉簪記》、《續琵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