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總指揮王小軍簡歷 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詳解遙二火箭發射任務三大特點

2017-11-14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新華社海南文昌4月20日電 題: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詳解遙二火箭發射任務三大特點新華社記者王經國.曾濤.梅常偉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發射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王小軍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火箭發射"零窗口".載荷重量.細節改進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發射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內"此次發射要確保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已經在軌飛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同一個軌道平面內進行交會對接,這就要求天舟一號在送入軌道后要滿足相關指標,火箭必須在某個時間

新華社海南文昌4月20日電 題: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詳解遙二火箭發射任務三大特點

新華社記者王經國、曾濤、梅常偉

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發射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王小軍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火箭發射“零窗口”、載荷重量、細節改進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發射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內

“此次發射要確保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已經在軌飛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同一個軌道平面內進行交會對接,這就要求天舟一號在送入軌道后要滿足相關指標,火箭必須在某個時間點準時起飛?!蓖跣≤娙绱私忉尠l射“零窗口”。

在我國以往大部分航天發射任務中,發射窗口都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而在這次任務中,“零窗口”要求發射誤差在1秒鐘以內。王小軍坦言,這是一個非常嚴苛的要求,尤其是長征七號火箭作為“低溫火箭”,發射前準備的流程復雜、動作繁多。

長征七號火箭是按照“零窗口”標準進行研發的,加注、預冷、增壓等射前程序一環扣一環?!半x發射越近,越不能出現問題?!蓖跣≤娬f,一旦開始加注推進劑,留給他們處理突發問題的時間就更少了。

為了提高發射的可靠性,盡可能降低各類風險,長征七號遙二火箭團隊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預估,并制定了相應的預案。王小軍介紹,若出現突發情況,發射不能準時,火箭可以在空中按照程序自動修正飛行,保證將天舟一號準時送入預定軌道?!暗?這個誤差時間也只能在1分鐘以內,而且空中自動修正飛行會損耗火箭的部分運載能力?!?/p>

王小軍表示,這次任務有不小的壓力,但是他和他的團隊更有信心。

運送載荷為我國目前最重

王小軍說,長征七號遙二火箭此次發射主要任務,是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天舟一號既是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又是我國目前為止送入太空最重的載荷,重量達到13噸,超過了長征七號首次發射時搭載的12.4噸載荷重量。

長征七號火箭在立項時,定位就是為我國空間站發射貨運飛船。這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將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提升至13.5噸。

王小軍表示,長征七號火箭還承擔著逐步替代以往型號火箭、完善火箭型譜化發展的使命。長征七號火箭的能力范圍較廣、適應面更寬,除了發射貨運飛船外,在未來還可能進入商業衛星發射市場,承擔更多軌道、更多載荷的發射任務,成為我國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軍”。

較首枚長七火箭有75處改進

作為第二枚長征七號火箭,雖然載荷發生了變化,但火箭的整體狀態沒有大的變化?!斑@一次運載貨運飛船,只是部分的接口有些改變?!蓖跣≤娬f。

在首發圓滿成功后不到一年,長征七號火箭將再次出征太空。王小軍表示,在去年首發的基礎上,他們對個別細節進行了改進和優化,“肯定比第一枚操作起來更方便?!?/p>

據王小軍介紹,長征七號遙二火箭較首飛火箭,有75處細節改進。細節優化主要分為火箭上零部件的改進和現場操作的改進。

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的芯級工作蓋板由原來的鋼結構更改為復合材料結構,方便拆卸,承載能力也得到提高;改造了整流罩合罩平臺,提升了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更改蓄壓器充氣管路,方便地面管路對接、充氣、氣檢、防松等工作,還有利于保持加注后艙內的低溫……王小軍說,他們連發動機采用的堵頭,都改為可自動吹掉的免拆堵頭了,“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梳理,對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系統進行最大限度的改進優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