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水之嬉戲幾級】拉威爾《夜之幽靈》
《夜之幽靈》作于1908年,它是拉威爾根據貝朗特的詩歌而寫的三首鋼琴音詩:《水妖》、《絞刑架》、《幻影》,全曲結構像奏鳴曲的三個樂章,每首樂曲具有不同的音樂特色,《水妖》以旋律見長,《絞刑架》以和聲取勝,《幻影》有極其復雜的節奏。它們構成一個整體,帶有浪漫主義的神秘色彩。

【第一首:《水妖》】
傳說中水中女妖經常誘惑青年成其配偶,這首樂曲表現水妖傾訴她的愛慕與幽怨之情。
拉威爾很重視旋律的作用,他曾對他的學生——著名的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說過:“在一切有生命的音樂中,都有一個含蓄的旋律輪廓”?!端返男蓸O其動人,它在2/4、3/4、4/4、5/4節拍的不規則變換中自由歌唱,刻畫出神奇浪漫的印象主義意境。

音樂開始于兩小節的引子,右手以緩慢的速度彈奏密集排列的三十二分音符增和弦,它在大三和弦及其半音之間不斷交替、重復,力度輕柔,描繪出水波漣漣的迷人景象。
在這個音型的背景上,左手奏出抒情悠揚的主題旋律,帶著一種遙遠的美妙情思:在這里,拉威爾對于旋律的處理手法十分微妙,樂句通過細微的半音變化不斷移調,色彩明暗相間,恍惚迷離。旋律與伴奏在同一音區,左右手經常相互交織在一起,音樂在微波蕩漾的水面上起伏跌宕。

主題再現了,這時右手的增和弦音型不再擁擠在狹窄的音域里,它們跨越了三個八度,左手的旋律以八度的琶音奏出,寬廣優雅,情緒激動起來。隨后織體變化了,伴奏交給了左手,它以三十二分音符作華麗的級進上行和下行,其間時而插入密集增和弦的伴奏,右手的旋律帶有典型的印象主義朦朧色彩:接著音樂的織體回到了最初,左手奏出一個新的旋律,氣氛有點神秘:它的展開手法仍然是音區和伴奏音型的擴展。
主題又一次出現,第一次是在移高大二度的位置上,第二次在移低小二度的位置。音型逐漸活躍起來,力度漸強,當右手奏出八度旋律,樂曲第一次達到 f 的力度,熱情奔放。
隨即音樂反復幾次作大幅度的漸強、漸弱,象潮水般涌起又回落,最終掀起激情的高潮。雙手在三十二分音符的琶音中進行,波濤滾滾,心潮洶涌。
不久,音樂安靜下來,力度極弱,但是波浪依然在隱約地翻滾著。主題再次詩意般地唱出,優美如畫。
尾聲中,輝煌燦爛的雙手琶音一度高漲,繼而越來越弱,最后音樂在平靜的微波蕩漾中結束。
【第二首:《絞刑架》】
這首樂曲的恐怖氣氛受到詩人愛倫·坡的影響,描述了絞刑架上的尸首不斷搖晃,撫弄著落日的寒暉。
《絞刑架》的篇幅較為短小,速度緩慢,全曲從頭至尾踩弱音踏板演奏,織體豐滿,和聲豐富,正如拉威爾對法國鋼琴家佩勒穆泰所說:“演奏我的鋼琴作品,腦子里首先要有樂隊音響的想象?!变撉偌一鶢枴ゑR爾舍克斯也說:演奏《夜之幽靈》中的《絞刑架》,至少需要二十七種不同的指觸。
音樂開始于右手八度同音反復的切分音型,這一音型貫穿全曲,單調呆板,象征命運的鐘聲,形象地制造出神秘可怕的氣氛。在鐘聲里,左手以八度和弦奏響了主題,極其低沉:與此同時右手的織體也加厚了,音響十分飽滿,它陳述了一次,接著鐘聲轉到左手,右手奏出富于表情的旋律,仿佛是對主題的對答:它顯得很凄涼、蒼白無力,主題出現打斷了它,在移高三度的位置上,它以雙音再次與主題對答。
隨后音樂的織體加厚了,沉重的低音持續著,中聲部交織著命運的鐘聲以及高聲部的平行四度進行,高聲部以豐滿的和弦奏出主題的變形:中聲部繼續彈奏著單調的鐘聲,高聲部與低聲部和弦作反向進行。
之后,織體逐漸變的單薄,最后只剩下鐘聲和單音的旋律:在不斷的發展中,中聲部時而奏出一個和弦,給音樂以色彩性的裝飾,織體又一點點加厚,主題的變形再現了,此時它移低四度奏出。
雙手反向進行的音樂也再現了。最后,鐘聲回到了最高聲部,左手奏出主題,力度很弱,音樂在孤單的鐘聲里結束。
【第三首:《幻影》】
這首樂曲充滿了熱烈浪漫的情趣,生動地表現了奇異詼諧的幻影形象。
首先開始于引子,左手在很低的音區輕聲奏出三個音的動機,它貫穿于全曲的音樂中,是很重要的音樂素材:在短促的八分休止之后,右手彈奏和弦,左手伴之以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同音反復,輕快活躍。接著,動機的三個音符分別在各個音區中陳述著,并引出一陣激烈的震音彈奏,它迅速地從 pp 漸強到ff,再作漸弱回到 pp ,很富有效果,此時音樂停止了。
在左手琶音的伴奏下,右手奏出了寬廣歌唱的旋律:之后是一片不斷反復的、烘托氣氛的音型,活潑跳躍的音調出現了,它由引子的動機發展形成,以跳音演奏,十分可愛,它是樂曲中第一個重要的音樂形象:它在隨后的發展中不斷變化,最終形成快速進行的音流,音樂進入一個小高潮。
寬廣如歌的旋律再次富于激情地唱出。音樂進入富于節奏活力的段落,這是樂曲中的第二個主要音樂形象,開始力度很弱,雙手奏出輕巧的跳音,其間帶有短小的休止符,情緒歡快幽默:這個材料反復地展開,力度逐漸增強,音樂熱情奔放。
第一音樂形象又出現了,它進行了充分、大量的展開,逐漸將音樂推向高潮。
接著是引子音樂的再現,它也有了很大的擴充。隨之而來的是第二音樂形象,它的不斷發展導致了全曲音樂高潮頂峰的出現,力度達到 fff ,那暴風雨般的熱情令人想起李斯特的音樂。音樂最后恢復了寧靜,在一片輕柔的和弦中結束。
《夜之幽靈》體現了拉威爾精湛靈活的作曲技巧,他一生都在追求技術的盡善盡美,對每一部作品都反復推敲、精心雕琢,不到極端完美決不罷休。他曾對其傳記作者馬紐埃爾說:“我的目標是技術完美,因為我確知這一目標永遠無法達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斷向它靠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