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享經濟 什么是分享經濟?有什么區別?

2019-07-31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以現實商業發展出來的理論,很多并不值得深究,并且大量的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是想了解這個卻別或者概念,我覺得可以找點資料學習,如果要是用來寫文章,這個其實沒有直接針對某一個企業的應用模式進行分析,進行一種提煉.什么是共享經濟 什么是分享經濟?有什么區別?我找了不少大牛的文章,發現大家對于這兩個概念的表述都是一個狀態:沒有明確的區分.分享經濟,最早出現在大眾媒體面前是在,2015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整合利用分散閑置社會資

以現實商業發展出來的理論,很多并不值得深究,并且大量的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是想了解這個卻別或者概念,我覺得可以找點資料學習,如果要是用來寫文章,這個其實沒有直接針對某一個企業的應用模式進行分析,進行一種提煉。

什么是共享經濟 什么是分享經濟?有什么區別?

我找了不少大牛的文章,發現大家對于這兩個概念的表述都是一個狀態:沒有明確的區分。

分享經濟,最早出現在大眾媒體面前是在,2015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整合利用分散閑置社會資源的分享經濟新型服務模式”。 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發展分享經濟”。

什么是共享經濟 什么是分享經濟?有什么區別?

“積極發展分享經濟”也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分享經濟還被兩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去年的“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到今年的“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

什么是共享經濟 什么是分享經濟?有什么區別?

根據數據統計,分享經濟的規模

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參與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了1000萬人。

分享經濟的定義:

分享經濟是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余,以低于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并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

核心點是:有使用權,不具有所有權。例如:滴滴,uber,airbin等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

共享單車的早期是共性經濟的典型。早期戴威在北京的高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招募擁有自行車的人,將自行車放到平臺上,一天有數千人相應。ofo將所有收來的車進行刷漆,上鎖,在微信平臺領取開鎖碼。這時候是共享經濟的模型。但是在后期資本的推動下,就編程分時租賃了。那就是不是共享經濟了。

總結:我看了一下國外過于共性與分享經濟的情況。國外的分享,共享經濟基本是用sharing enconomy,擁有分享,共享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