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軒的七個老婆隱喻】白嘉軒一生為什么會娶七個女人?

2019-08-07
字體:
瀏覽:
文章簡介:<白鹿原>開篇第一句,也是開篇第一段,就寫道:"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這句話很有深意,不禁讓人想到有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影子.<百年孤獨>開頭第一句是:"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范曄譯本)確實正如聯想到的一樣,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式的開場對陳忠實影響很深.[白嘉軒的七個老婆隱喻]白嘉軒一生為什么會娶七個女人?陳忠實在&l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也是開篇第一段,就寫道:“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边@句話很有深意,不禁讓人想到有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影子。

《百年孤獨》開頭第一句是:“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范曄譯本)確實正如聯想到的一樣,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式的開場對陳忠實影響很深。

【白嘉軒的七個老婆隱喻】白嘉軒一生為什么會娶七個女人?

陳忠實在《世界文學》上讀到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人間王國》,這篇不太長的長篇小說他讀得迷迷糊糊,卻對介紹作者卡彭鐵爾創作道路的文章如獲至寶。當時《百年孤獨》和馬爾克斯正風行中國文壇,在寫《白鹿原》之前,他已經讀過。但是當時還沒有準確定義魔幻現實主義,陳忠實也不太清楚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興起和形成影響的淵源來路。

《人間王國》是卡彭鐵爾于1942年年底親赴海地實地考察,經過五年多漫長而艱苦的創作而成的,以真人真事為背景,運用“神奇現實主義”的特殊筆法,氣勢恢宏地描繪了拉丁美洲第一場獨立革命——爆發于18世紀90年代的海地黑奴起義以及自此以后半個多世紀發生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這個島國的歷史嬗變、政治風云及人事更迭。

正是這種創作方式,把陳忠實對當時生活的那種自信的局限徹底打碎,他開始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昨天經歷什么。

《白鹿原》“百年孤獨”式的開篇第一句,它先提到未來,借白嘉軒的回想,來吸引我們繼續讀下去,讓我們好奇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句話向我們展現了兩個很重要的關鍵詞:“豪壯”與“七個女人”。

“豪壯”的背后是白嘉軒一生命運多舛?!捌邆€女人”的背后是女性缺少地位。

七個女人,前六個都是娶進門沒過多久就死了,而且各有各的死法。

第一個女人,西原上鞏家村大戶鞏曾榮的頭生女,比白嘉軒大兩歲,一年之后,死于難產。

第二個女人,南原龐家村殷實人家龐修瑞的好干女兒,比白嘉軒小兩歲,不足一年,害癆病死了。

第三個女人,北原樊家寨殷實人家的頭生女,一年后竟瘦成了包谷桿,最后吐血而死,沒查出什么死因。

第四個女人,南原米家堡村的,她死的時候,白嘉軒不在家,聽自己父親說是午后肚子疼,請來冷先生診為羊毛疔。

第五個女人,東原李家村窮木匠衛老三家的三女兒。新婚之夜害怕傳聞中說的白嘉軒那東西有毒,之后便每到夜晚都在被窩里發瘧疾似的打顫,半年未過,竟精神恍惚,變成半瘋半癲,最后到澇池洗衣服,一頭栽進水里溺水死了。

第六個女人,南原上姓胡的小康之家的女兒,做夢說是前五個女人打她抓她撕她唾她,受驚嚇后,日漸黑瘦,直至流產生下一堆血肉,不久也就氣絕了。

第七個女人,白家藥材店的伙計吳長貴的五女兒——仙草,她給白嘉軒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最后得瘟疫而死。

前六個女人的早死,也是陳忠實為了寫后來女性命運的悲慘做的鋪墊。白嘉軒七個女人的命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沒有反抗精神的命運;二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命運。前四個女人沒有反抗精神,在圓房之夜,她們聽之任從白嘉軒的。后三個女人,在圓房之夜,害怕白嘉軒害死自己,于是爭取反抗。但是不管反抗與否,到最后,她們的結果都一樣,早早死亡。

這幾個女人的死,說明當時女性的逆來順受,被父母任意買賣,被封建枷鎖桎梏,沒有一點自由。雖然有的女性奮起反抗,但是也是儒弱的反抗的垂死者,不會成功。反抗之后的失敗者,繼續淪為男性的附屬工具,甚至命運更悲慘。

陳忠實有意用這六個女人的死,隱喻后來出場的女性的悲慘。順從與反抗,都是那個時代的失敗者。

與白嘉軒有關的女性命運的悲慘,恰恰反映了他命運的“豪壯”。

他是白鹿原上儒家精神的傳承與實踐者?!安恍⒂腥?無后為大”,所以無論如何,他也要取得一房媳婦,生兒個子,繼承老白家的香火。這也是白嘉軒父親死之前,千叮嚀萬囑咐的事兒。開始的時候,還能門當戶對,但是媳婦一個接連一個死去,也顧不得這些了,只要人家同意,哪怕娘家窮也沒關系??梢?傳宗接代的重要性。

對白嘉軒與七個女人的房事描寫,暗示白嘉軒體格健壯,生命力強,禁得住七娶六喪的磨煉。即使以后發生什么事,他也不怕,也能冷靜面對。

白嘉軒熱愛生活卻又敬畏鬼神。從第六房女人中邪時,他開始相信鬼神的力量,也正是這一原因,他發現白鹿福地后果斷決定與鹿家換地,遷祖墳。

他豪壯的一生,經歷了家庭、白鹿原、國家的變化無常,但是他卻沒有忘記自己原則,忘記自己的身份。他規范自己的行為,為白鹿原村民樹立了楷模,一直踐行著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也是如此,黑娃才說:“我嫌嘉軒叔的腰,挺得太硬太直?!?/p>